信“心”心理问答|AI浪潮下的35岁职场抉择:焦虑抑或进化?

以史为鉴,如今的AI时代,我们一方面把Ai视为当年新出现的“汽车”,努力学习驾驶经验,当个Ai的“好司机”,一方面稳定内心,靠与真实生活的链接保持对人和事物的热爱。

读者来信:

我今年34岁,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用户增长高级专员,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整整8年。这些年来,我见证了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自己从一个懵懂的职场新人成长为如今带着5人小团队的“老人”。然而,这8年的付出似乎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我的工资从未涨过超过3%的幅度,甚至去年公司调岗后,我的薪资还降了。

最可怕的是,上个月,新来的实习生开始用AI替我写汇报了,主管说这是“培养新人”,可我却觉得这是对我能力的否定。最让我崩溃的是上周,我熬夜做出来的用户画像模型,被技术部说“数据维度太老”,直接用他们新买的AI工具重新跑了一遍。

我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每天早上7:30送孩子上学,然后8:30挤地铁去上班。中午12:00点外卖开会,晚上21:00还在改方案。存款单上,房贷还剩28年,而体检报告上已经有了不少红色箭头。

为什么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升职加薪却总是轮不到我?年轻同事用新工具比我快,但我的经验难道就没有价值吗?我想跳槽,又怕碰到“优化名单”,不跳又怕哪天被优化。

我该如何让领导看到我的经验价值?35岁前我该不该赌一把转行?如果转行,哪里能避开年龄歧视呢?最后,如果我真的被优化了,除了送外卖,还有什么工作是我能胜任的?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稍不留神就会被抛弃。但我真的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这8年的努力和积累。我希望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一个怕被时代抛弃的老兵

回复如下: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太了解职场的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中年职场人面临的共同困境。

你描述的焦虑,其实是人类面对未知,面对不确定时候的本能反应:当大脑评估环境中的威胁超过了我们的应对能力时,就会激活“战斗或逃跑”的反应。这种反应机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生存预警作用,帮助我们的祖先躲避了无数致命的危险。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反应往往被触发得过于频繁,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快速的技术迭代和激烈的竞争放大了这种威胁感知。

但是焦虑本身并不是弱点,而是进化赋予我们的生存预警系统。它提醒我们,是时候做出改变了。面对这种焦虑,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来缓解压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我们可以从微小的确定性入手来重建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感。比如,整理一下杂乱的工作台,或者完成一项可以量化的小任务。这些小小的成就感会逐渐积累,让我们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也可以在每天的工作中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优化一个数据分析模型,或者整理一份客户反馈报告,这些简单的任务能够让自己重新感受到能力所在和价值感。

对于工作的变化,我们要用“可能区间”来替代非黑即白的判断。比如,不要只想着“这个月要么升职要么失业”,而是告诉自己“这个月可能有三种发展方向:升职、保持现状、或者需要调整工作策略”。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极端结果的恐惧,更加理性地看待未来。

还可以尝试“心理脱钩练习”。每天给自己设定30分钟的“信息隔离时间”,把手机放在一边,用阅读一本实体书籍或者进行一些运动来替代刷手机的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让我们从无休止的信息洪流中解脱出来,给大脑一个喘息的机会,减少外界环境对我们的过度刺激。

下面,我想跟你一起探讨一下,用成长型思维而不是固定型思维来看待社会和科技的变化。

历史一次次显示,每次技术革命淘汰的并非人类,而是那些僵化的认知模式。蒸汽机时代,拒绝机械化的手工业者逐渐消失,但掌握机械维修的工匠却迎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从业者有的转型成为了电商运营者;以史为鉴,如今的AI时代,我们一方面把Ai视为当年新出现的“汽车”,努力学习驾驶经验,当个Ai的“好司机”,一方面稳定内心,靠与真实生活的链接保持对人和事物的热爱。

我们可以尝试从“成长型思维”入手,每天花一小时学习和适应新的AI工具,参加行业认证考试,或者主动发起创新项目,用AI优化现有的工作流程。这些小小的尝试,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技能,还能让我们在技术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你拥有8年的用户增长经验,这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否可以借鉴别人的做法,从“每日三件套”开始实践。一是“认知微更新”,尝试用AI工具分析周报数据,对比传统方法的差异,并记录下效率提升的点;二是“经验再封装”,将你8年的用户增长经验转化为“问题树”,比如“用户留存下降→可能原因→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你的经验更加系统化,也更容易被他人理解和应用;三是“跨界观察”,每天关注一个非互联网领域的动态,比如医疗或教育,看看是否有方法论可以迁移过来。

还有人尝试建立自己的“经验-技术协同模型”。将自己的传统经验和AI工具结合,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升级自己的经验体系。

越是剧烈变化的时代,越需要强大的内心,来稳住自己生活的重心。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压力转化技术”。比如,用“焦虑-机会转化表”记录下我们的担忧,比如“担心AI取代我的工作”,然后思考其中的机会点,比如“我可以成为人机协作的培训师”。或者,进行“失败预演法”,模拟最坏的情况,比如被优化,然后制定一个三个月的生存计划,包括技能提升和副业启动的路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焦虑转化为成长的机会。

技术浪潮永远无法淘汰所有的人类,但是要求我们以更开放的姿态去拥抱进化。“当我们停止对抗死亡,才能真正开始生活。”同样,当我们停止对抗变化,才能真正拥抱未来。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