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挑战#暴露的营销思考
李君霞
2018-10-16 15:00
继2014年引爆全球病毒式传播的#ALS冰桶挑战#之后,#炫富挑战#再次掀起一轮全球社交热潮。其实4年间社交挑战赛...

继2014年引爆全球病毒式传播的#ALS冰桶挑战#之后,#炫富挑战#再次掀起一轮全球社交热潮。
其实4年间社交挑战赛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一直没有间断过,但为何仅仅这两起挑战赛能够获得全球网友的跟风传播?背后带来的营销思考非常值得探究。
1利用平台优势制作内容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冰桶挑战和炫富挑战使用的平台是不同的。冰桶挑战活动期间,主要的传播平台是Facebook,而炫富挑战发起者上传照片的平台为Instagram。而前者是分享冰桶挑战的视频,后者则是分享“炫富”的图片。两个内容创作者都非常清楚要利用不同平台的优势来创作内容。
根据近期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尼尔森在调查了142,000条与电视节目相关的内容,及其在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上产生的1.54亿互动、点赞、评论和转发数后发现,Facebook和Twitter上视频的阅读量比图片高10%和20%,但是,Instagram上图片的阅读量比视频高30%。
虽然这部分与电视节目相关的内容并不能代表社交平台内容的全部,但它已经说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即在内容创作上首先应遵循发布平台的特性。
加入爆发性基因
冰桶挑战的爆发性源于名人效应,从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到雷军、周杰伦,公众人物让很少为人所知的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广泛传播开来,并为ALS的研究筹集到一亿多美元的经费。活动也让Facebook收获颇多,冰桶挑战视频的浏览量超过100亿次,观看人数超过4.4亿人,持续整个夏天的活动使得Facebook服务的使用率出现了激增。
回到炫富挑战,爆发性则源于“炫富”二字。不可否认,人们天然对“炫富”二字有着天然的敏感度,“炫富”方面的话题一般都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话题。但简单的娱乐新闻大家看过聊过也就忘了,炫富挑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通过摔跤的形式中和了人们仇富的心态,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简单有趣的晒照体验。
忘记它是一场营销
从两个社交挑战赛还能获知的一点是,即便是营销活动,也要忘记它是一场营销。
其实,稍微在网上一搜就能看到诸如“挑战平板动作”“时间定格挑战”“舞蹈挑战”“辛辣挑战”等各类奇特的社交挑战项目,但它们没有掀起全球网友共狂欢的热潮,或许就在于有的体验门槛高,有的有地域方面的限制,有的营销手段太明显……
虽然冰桶挑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公益活动,但它的公益性和耳目一新的“娱乐”方式消解了大家可能会有的抵触心理。而炫富挑战能够走红,或许正是由于它并不是一场营销,只是一名俄罗斯名模发起的社交活动。所以随着社交平台的创意内容越来越多,营销内容不仅要更加个性化,同时还要巧妙地隐藏“营销”的痕迹。
推荐
- 剥离游戏,All in AI广告:AppLovin的“第二曲线”加速中
- 重新理解消费者:五大行为变革背后的市场真相
- 2025上半年电影票房292.31亿元
- 戛纳争议风暴:奖项荣耀背后,评审机制遭遇信任危机
- 心理学|"一屁过江来"的当代版——你的情绪为什么总被别人触发
- Google战略注资Gentle Monster
- 首届中国旅游企业家年会于厦门召开
- 不做广告,只做文化:LVMH如何用“隐形赞助”赢下戛纳全场大
- 暑期档开战,四大平台剧集对垒:谁在内容上押对了宝?
- 江苏卫视撤档《长安的荔枝》
- “脉动”立体广告惹争议,创意与公共空间的边界在哪里?
- 从合并到警示:宏盟与IPG交易中的广告权力边界
- PRADA首席执行官D’Attis任职三年半离任
- 618失速:当电商进入“康波周期”的瓶颈期
- 阿里宣布重大组织调整: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