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加拿大鹅:这款7000元的国产羽绒服能否成功逆袭?
陈奇锐
2024-12-10 09:11
“Skypeople天空人”有着远大的目标、审美良好的团队和预算庞大的母公司,但它在对标国际高端羽绒服品牌的道路上却处境尴尬。
随着天气转冷,猿辅导旗下羽绒服品牌“Skypeople天空人”又开始变得活跃,其近期接连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沈阳万象城、北京SKP和西安SKP开设冬季限时店,并在杭州万象城开出杭州首家常规线下店。
和近期同样宣称定位高端且快速扩张的高梵相比,Skypeople的售价更高。
在官方微信小程序商城,Skypeople的羽绒上装产品售价在2800元至7800元之间,其中核心价格带为3200元至6800元。但在高梵的小程序中,户外奢华系列的羽绒产品的折后售价区间也只为1980元至2980元,而女王系列和黑珍珠系列中最贵的产品售价均为3199元。
这是Skypeople进入线下渠道之初就能到高端商场开店的原因之一。而从社交媒体内容和线下店的设计中可以看到,Skypeople想要呈现与高端国际品牌相似的形象。
具体而言,它会选用长着“时尚杂志脸”的模特拍摄平面素材,海报文字排版遵循简洁的视觉效果。门店装潢也是如此,深灰色为主调,产品陈列松散不密集,并使用多块显示屏和镜子来营造空间感。
可以看到的是,Skypeople在成立两年后正试图通过加速扩张步伐来提高其在市场里的声量。
根据官方微博,Skypeople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城市开设有7家常规门店,同时在西安、沈阳、北京和上海另设立4家快闪。在7家常规门店里,目前只有1家是在2024年新开,涉及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国贸商城和上海兴业太古汇、新天地等高端商业项目。
相较于成立之初因7000元羽绒服的争议而登上热搜,随后又通过大量投放和快速在高端商业项目开店的激进姿态,如今Skypeople的步伐明显放缓。它增开的常规店少了,通过快闪去试水市场的举措却多了。
整体社会零售环境变动是无法绕过去的背景,而Skypeople这两年高举高打但市场反馈不上不下的结果或许才是主因。
在宣传中,Skypeople频繁强调自己“羽绒科技公司”的定位,并在商品介绍中引入“产品经理”对该系列的研发解读。具体举措则包括自创“TCI热舒适等级指标”、使用eVent功能性面料,并在外部投放中称比厚重的国际大牌羽绒服更适合通勤场景。
然而对这些宣传口号进行拆解,背后对应的特征无非是保暖、防水和轻便。保暖和防水已经是大部分羽绒服产品的标配,就连近年才进入羽绒服市场的利郎也着重推广可机洗防水款式。而在许多羽绒服品牌发力四季化穿着的背景下,轻便款式的比重也大幅提升。
Skypeople也尚未真正在行业里与国际高端羽绒服品牌做到差异化竞争。
除了在价格上能够与国际高端羽绒服品牌媲美,Skypeople很难从功能和研发角度去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它也曾从简约设计的角度去讲述风格的特征,但与有着奢侈品牌创意总监掌舵的国际品牌相比,要在高端赛道中以此为卖点来凸显自己也同样不易。
而它如今在市场上的对手也越来越多。
国际高端羽绒服市场不再只被Moncler和加拿大鹅霸占,Nobis、Moose Knuckles和Mackage也加速在中国市场扩张。即使是在本土品牌阵营之中,波司登近年也在通过调价加码高端产品线,通过抖音起家的高梵近期也将快闪店开到了北京SKP。
形象影响力比不过Moncler和加拿大鹅等国际品牌,对社交媒体传播玩法的熟练度又不如高梵这些从短视频平台崛起的品牌,Skypeople在向市场推广其高端定位这件事上左右受敌。更何况,如今许多消费者仍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国货卖得太贵”。
这导致了Skypeople开店策略的转变。
除了北京国贸商城和金融街购物中心,此前Skypeople大部分常规门店选址虽然定位高端,但也绝非奢侈品云集的项目。对于这样的一个新品牌来说,要进入奢侈品商场开常规店是不容易的。
然而户外风潮让强调保暖的羽绒服产品也沾上了光。SKP近年就常在冬季开辟空间为滑雪品牌、羽绒品牌开设快闪,这某种程度上让Skypeople有了入场机会。而这些快闪店虽然留存时间不长,但在数个奢侈商场刷脸却有助Skypeople解决它尴尬的定位和形象问题。
此外,或许是考虑新品牌过高定价会让消费者疏离的问题,Skypeople在过去一年也在调整产品组合。
它以迎合户外风潮的名义,推出了售价在2000元水平的羽绒马甲。非羽绒产品的占比也更多,包括棉质短裤、防晒皮肤衣以及面向商务场景的西裤。羽绒荣产品的售价大部分在千元以上,但整体均价仍低于冬季羽绒服。
不过,不管是羽绒产品,还是非羽绒服饰,至今Skypeople即没有爆款,也没有给市场留下深刻印象的标志性设计特征。
如今中国羽绒服赛道竞争激烈且又遇上整体零售环境变动,市场已经很少会有耐心去完整了解一个新品牌的故事并愿意倾注心力去哺育成长。打造标志性爆品是几乎所有新品牌在市场立足的关键,就连加拿大鹅也是因为圆形标识带来的炫耀性特征才得以走红。
背靠大公司的投资和自身营造出来的高端形象,它仍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继续扩张,但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里待着的时间越长,能够把握到的机会也可能会越少。
文来源:界面新闻
推荐
- 不降温,只加辣:雪碧“辣得真爽”背后的Z世代文化战
- AI时代中国出海企业的增长路径
- 当硬件厂商也要“吃广告”:惠普如何把PC变成广告平台?
- 2025(第21届)中国广告论坛深度聚焦:三场高密度思想交锋,勾勒
- 维他奶王栋详解内地市场策略:持续产品创新、合理管控渠道、提升
- 从“闪购”到“观望”:Prime Day被拉长的背后,是消费者与平台
- 卡夫亨氏拆分在即:一场高加工食品帝国的“退烧时刻”
- 【青城有礼】邀你“赞”放呼和浩特魅力!
- 2025互动创意&媒介营销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启动,邀您共赴创意盛宴!
- #第21届中国广告论坛·城市文旅品牌论坛# 开幕倒计时1天!
- 盛会将启,风从草原来:2025中国广告论坛重磅来袭,AI与文旅共
- WPP 任命首位女 CEO:Cindy Rose 接班 Mark Read,迎接
- 戛纳国际创意节发布全新创意奖项诚信标准与措施:应对AI造假挑
- WPP任命最新CEO , 接替Mark Read
- 第21届中国广告论坛·城市文旅品牌论坛 开幕倒计时5天!
